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而这时候虽然已经进入秋天,但是整体的天气还是会比较热,因为有“秋老虎”。而在通常情况下,处暑是在鬼节前后,因此才会有了祭祖的习俗。而此时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去,要迎接秋天的到来,因此在处暑节气开始之后,习俗以祭祖和迎秋为主。
习俗的讲究
处暑时节,一般都是在七月十五前后,而且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,或者鬼节。因此大多数的习俗都和祭祖迎秋有关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。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,放河灯招致孤魂;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时至今日,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。
饮食文化
俗话说“七月半,吃鸭子”。作为中元节前后的一个节气,在处暑的时候是要吃鸭子的。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节气气象变化
处暑时候,正处于是三伏天的末端或者是三伏天已经结束。而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。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,虽暑气呈退减趋势,气温不会异峰突起,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,而但并未真正凉爽,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处暑节气,气温开始走低。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;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出拳出脚,小露锋芒。在冷高压的控制下,形成下沉的、干燥的冷空气,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雨季的结束,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——秋高气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