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特殊节日都有他自己的由来,大部分都是因为纪念古人的伟大壮举,或者是有美好的寓意,中秋节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个节日,也称为团圆节,因为在这个时候,不论是在外地拼搏的子女,都会抽空回到家里,与家里人团聚,所以这个时候家里人也是特别开心的能够见到很久没有见的家人,并且与他们一起举办中秋节的活动,吃月饼也是寓意着一家人团圆幸福,中秋节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,也是拥有深刻的意义。
四季之中月圆团圆节
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,这个时候大家阖家团圆生活幸福。按照农历,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部分,因而中秋也称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更圆、更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、“八月节”。当晚,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,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。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取意于三秋之正中,届时万民同庆。中秋之夜,明月当空,清辉洒满大地,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,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,因此,中秋节又被称为“团圆节”。
起始于唐代祭拜月神
从唐代开始就有中秋节了,所以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。我国古代就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祭拜月神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礼制。据记载,周代,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习俗。《周礼》一书中,就有“中秋”一词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就出现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这个词了。可见,唐代中秋节已成为节日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
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月
这个节日建立起来的原因是从古代就有的,因为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月亮格外圆和亮,也是古代帝王祭月的好时间,所以也有了中秋节的由来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说法较多。中秋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。”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。《礼记》上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夕月就是祭月亮,说明早在春秋时代,帝王就已开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,逐步传到民间。